51看书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51看书网 > 皇宋锦绣 > 第三百零四章 悬旨匾后

第三百零四章 悬旨匾后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大殿之上,仁宗的话还在回荡,赵允让已经听不清楚,仁宗到底讲些什么了,仁宗再也没有看他一眼,偶尔看到他的表情,还有些可怜。

无视,恐怕是对他最大的打击,这个继承人的计划和九龙夺嫡,简直是画龙点睛,分化瓦解了宗亲们,也让之前的心腹大敌赵允让,再也没有跟他正面对抗的实力,未来他将会成为一个普通的宗正,甚至在有心人的攻坚之下,连这个位置都待不住。

就算赵允让还兼着宗正的职务,也只是一个植物而已,不再拥有强大的权利和影响力。

接下来一小段时间,几乎成了仁宗的一言堂,他平稳的掌控了局势,把这个制度给确定下来,趁热打铁这个火候,仁宗还是可以掌握。

执政朝纲20多年的时间,仁宗也从一介少年,进入到了壮年的时代,无论是对于朝堂的控制,还是对于规则的把握,都是炉火纯青的。

之前,或许因为规则的限制,仁宗不愿意破坏规则,也不愿意承担规则之后的后果,几乎是眼睁睁的看着赵昕失去身份,可是这样的退一步,却是海阔天空,看着朝堂上的而一切,他真正的有一种,把所有控制到手中感觉。

北宋分成行政命令,一种是宰抚们签发,经过皇帝同意的政令,一种是皇帝的中旨,两者的效力各不相同。

现在,在朝堂之上,宰辅们都同意,内阁会直接票拟,加上仁宗的皇帝中旨,这是约束力最强,法理性也是最强的旨意,除非是某些特例,或者造成恶劣的后果,不可能被推翻。

实际上,除了汝南郡王之外,别人还真的就没有反对的理由,因为这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影响,继承,最少是十几二十年之后的事情,多几个继承人,对于王位的稳定来说,是有非常积极的意义,这一点,是得到了老成之人赞同的。

其他人没反对,这一次之中,吃亏的,就是汝南郡王一个人了,本以为赵昕死了,哪怕现在不讨论立储的事情,未来也一定是他儿子的,可是这样一来,8个继承人就十分可怕,10个,还是凭借着实力和能力,就算仁宗不偏向的话,也很难入选,更别说,立储的主要意见,还是仁宗决定,等于说,仁宗牢牢的控制了主动权。

在所有朝臣之中,表情最复杂的,就是翰林学士孙抃和三司转运司郑宰,他们两个可以说是这波,汝南郡王旗下的急先锋,一个提出了立储,另外一个直接举荐了赵宗实,别人,或许都能够找到开脱的方法,可是这两个旗帜鲜明的人,谁也救不了他们。

周围官员,看着两个人,都是怜悯,他们越众而出,自我感觉良好,说不定,就会立下拥立之功,可是现在,一个选择8到10人的办法,立大量的皇储继承人,不但成功解决了他们的要求,也把汝南郡王的权势给消解的差不多了。

赵宗实之所以这么的热门,背后汝南郡王府也是权利很大,这一切都是来源于可能的结果,现在,他的机会只是八分之一,甚至连八分之一都不到得,在众多聪明人的眼里,这就是一个陪太子读书的角色,在这种情况之下,那些刚刚投靠的墙头草,早已经是灰飞烟灭,就算是有稳固关系的,也会撇清关系。

明知道一条船要沉了,还要抱着船一起沉的,那不是忠诚,那是傻。

本身投奔汝南郡王的,他们的居心就不良,先不说汝南郡王的儿子还不是王位继承人,就算是,正统的忠诚也是忠诚仁宗这个天下共主,就算是仁宗死后,汝南郡王的儿子继位,他也只是一个汝南郡王,是皇父,而不是皇帝。

实际上,宋仁宗死后,因为皇伯和皇考之争造成的濮议,成为了英宗为数不多执政时期的重要波动,足足持续了18个月,也就是说,在仁宗去世,政坛停摆的前提下,又因为这件事情浪费了18个月,说实话,其中的攻歼,对于之后神宗的影响也是极大。

这就是一个正统性的问题,北宋在仁宗后期,朝政依然的清明,这种很简单的称呼上的问题,就能够展开一个巨大的政治波动,反倒是到了神宗后期,当神宗死后,保守派在高太后的支持下的,开启了反击,那才是真正的因为反对反对,完全没有法理和成俗,这或许就是最终,徽钦二宗悲剧的起点。

正值的人全部不存在了,朝堂上都是魑魅魍魉,又怎么会有起伏。

说这些有些远了,仁宗的旨意被记录下来,在当朝得到了几乎全部参知政事的同意之后,几乎不存在任何的问题,趁热打铁,仁宗还想把另外一个重要的项目给确定下来。

继续的说道:“好了,就这么决定了,5年的培养期,暂时不定储,到五年之后,根据学业的考核,大臣的评价,每隔一段时间,会封存圣旨,进入到大殿的正大光明匾额后面,一旦我不幸身故,就以这个圣旨,由宰抚和领太监共同开启,以作为立储的凭证!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